为深化师生的国际视野,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提高全球胜任力,11月15日晚,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第40期“会通讲堂”在雁塔校区教学六楼6301举办。本次讲座特邀兰州大学原副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亚地区顾问、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教授担任主讲嘉宾,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热合木江·沙吾提教授担任主持人。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鲁燕、俄语系教师唐可欣及各年级100余名学生共同参加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热合木江•沙吾提教授代表全体师生对杨恕教授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此次学术会议聚焦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亚研究,期待大家在杨教授的精彩报告中汲取智慧。

专题讲座中,杨恕教授从四大维度解析了中亚地区格局 。在历史移民层面,他指出民族构成的动态变化是理解该地区社会与地缘政治的关键;在经济发展领域,他回顾了苏联时期的建设基础与解体后的震荡复苏,并强调各国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已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在高等教育领域,杨教授指出该体系虽在苏联解体后面临挑战,但在某些方面依然领先,且当前已形成以俄罗斯为主、多国积极参与的国际合作竞争格局;在对外关系方面,他剖析了中亚国家的多元平衡外交,并呼吁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推动务实合作。


此外,杨恕教授系统阐述了深化中国-中亚关系的研究视角与实践路径。他首先强调,研究者必须摒弃笼统认知,充分关注中亚各国的内在差异,这是理解该区域复杂性的根本前提。在合作路径上,他提出应立足双边实际,以多维度视野进行统筹规划,并在尊重历史与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务实推进经贸、教育及人文等多领域合作。最后,他呼吁加强区域国别学研究,旨在为深入了解两国关系构建坚实的学术支撑。
本次讲座深刻呈现了中亚地区在历史移民、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鲜明特点,为师生提供了一份理解区域格局、把握中-亚关系的研究指南,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现实认知具有重要价值。
图/文:陈玉雪 审核:鲁燕 发布: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