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外院新闻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研途”卓师成长工作坊第一季第3期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量:次   分享到:

为助力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核心素养,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11月5日下午2:30,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途”卓师成长工作坊第一季第3期在雁塔校区教学六楼630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   工作坊邀请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焦洋洲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鲁燕参加工作坊,研究生辅导员董洁担任主持人。

焦洋洲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与教育部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他以“全国青教赛备赛感悟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思考”为主题,分享竞赛经验与专业成长之道。他结合个人经历,主要谈论两个核心话题:一是在教学竞赛中如何实现个人快速成长;二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从哪些方面汲取养分。针对当前备赛普遍采用的无生课堂模式,焦老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自说自话”,二是“表演过度”。对此,他结合省赛及国赛经验,分享了自身的破局策略。一是设计“虚拟互动”,模拟具体问答场景,破除无生尴尬,营造真实课堂感;二是抓好“黄金节奏”, 利用“352法则”,紧抓评委注意力;三是打造“特色亮点”,技术辅助情境设计,避免同质化。

随后,焦洋洲老师详细分享了自己从教十余年来的成长历程,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多次参加市、省、国家级教学竞赛的磨砺。他坦言,竞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充满了压力、崩溃甚至自我怀疑,但他并没有被打败,而是在一次次崩溃后的认真复盘中自我沉淀。底气的积累来源于三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择经典课例进行模仿备课;二是记录真实痛点,做到“心中有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三是培养“跨学科学习”的意识,主动观摩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公开课,拓宽教学视野。他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认为一堂好课的诞生绝非一人之功。

焦洋洲老师强调:“教学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立身之本还是语言素养。”他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收听播客、观看英语演讲比赛、坚持阅读原版书籍等。最后,他引用邹韵的话鼓励在场同学:“你的底气来自于你一点一滴的努力,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也注重点滴积累,夯实专业基础。”焦老师的案例鲜活,情感真挚,引发了在场同学的强烈共鸣。

本次“研途”成长工作坊为学院学子提供了与一线优秀教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让同学们对教学竞赛、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动力和从教热情。


图/文:张佳琪 审核:鲁燕 发布:李丹